老干部工作是党的组织工作、干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维护社会长治久安、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做好离退休党员老干部服务、教育和管理,关注关爱离退休干部的身心健康,认真做好老干部医疗保健工作,让他们享受更高质量的生活,是全面做好老干部工作的题中要义。近年来,老干部中离退休党员干部的各项待遇得到了比较好的落实,随着时间的推移,离休干部人数逐年减少,退休干部人数逐年增多,如何积极应对全面深化改革和人口老龄化加快发展的新形势,针对于离退休干部队伍结构发生显著变化的新情况,认真解决好老干部转型发展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卫生系统离退休党员干部现状特点
卫生局机关现有离退休党员干部28人,其中身体状况较差的5人,长期在外地居住3人。区人民医院建立了退休党支部,有退休党员老干部70人,区妇幼保健院退休党支部有25人。一方面,离休干部年龄整体处于“双高期”,人数呈逐年递减局势,走不动、看不见、听不清的越来越多,有的生活不能自理,迫切需要高龄服务、失能护理和心理慰藉、人文关怀。另一方面,退休干部人数呈逐年递增,年龄相对偏低。群体年龄不是太大,60-70岁的占主流,他们有知识,有经验,更加追求高品位的生命质量和精神文化体验。由于客观条件局限,提供服务、教育和管理能力不足,当前服务只能关注到最基本的身体生活保障。对老干部的教育管理是根据多数年龄相对较大,住地相对分散的特点,不拘形式开展,学习教育采取自学为主、这些离退休党员干部通过自我读书、看报和收听广播、收看电视等,学习了解党的方针政策,系统还坚持自觉自愿、量力而行的原则,完善相关制度,搭建有效的平台,组织离退休干部围绕本系统、本单位重点工作,引导老干部在推进“新合疗”、“深化医改”建言献策、维护社会稳定和教育关心下一代等方面发挥力所能及的作用。适时组织离退休党员领导干部深入三大医院,了解医院发展现状,一线工作人员工作状态,亲身感受优质医疗服务流程;参观西安临潼国家旅游休闲度假区、渭北工业园区等临潼重点建设项目区,增强对建设美丽临潼,创造美好生活的责任感,不断坚定理想信念,更加自觉永葆党员的政治本色,做到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中央基准看齐。
二、 老干部服务教育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服务管理主体多元,职责不明。卫生系统离退休干部管理教育涉及到组织、老干、社会和劳动保障级关系所在相关业务部门和单位,长期以来,形成了职能交叉、多头管理、缺乏有效协调沟通的工作状态,在一定的程度上制约了老干部教育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
(二)相关政策规定欠缺。一是政策少。离休干部服务管理的政策相对好一些。关于退休干部服务管理方面的政策法规大都是宏观的原则性的,基层缺乏可操作性的政策依据。因此,造成相关部门开展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难以遵循。二是人员缺。系统单位均没成立专门的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部门,无专职工作人员,造成老干部服务管理工作年节有人管、平时少人问的局面。三是场所少。全系统除多数单位都没有老干部活动场所,有的活动场所面积狭小、没施简陋,不能满足退休干部的活动需求。四是短经费。系统各单位均没有用于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的专项经费,即就是党员老干部缴纳的党费也需全部上解,不能用于组织党员老干部其他活动。多数单位只能出于关心照顾,从办公经费或者其他经费中挤出一点资金,但因数额有限,难以保障老干部的日常活动。
(三)党员学习教育松散。一是虽都成立了离退休干部党支部,日常党组织学习活动主要针对在职党员,而忽视了退休干部党员。二是退休党员干部一般居住分散,异地流动性较大,有的投靠外地工作的子女,有的接送孙辈、从孙上学,有些身体差不便活动,个别单位把老干部工作部门仅限于组织老同志“转转、看看、玩玩、乐乐”,致使离退休党建工作出现薄弱环节,部分老干部组织生活不健全、党性观念淡薄,甚或部分退休干部党员成了名符其实的“口袋党员”,长期游离于党组织之外而得不到正常的教育管理。老干部系统组织的相关教育活动,常因场所、天气及老干部身体状况等主客观原因,难以做到全覆盖,出现盲区。
(四)老干部作用难以充分发挥。离退休干部都有为社会发挥作用的强烈愿望,往往因缺乏有效的组织与引导,了解国家政策的路径不广,参与地方政治活动的机会不多,余热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基本上处于自发状态,造成部分专业技术人才和想二次从业的老干部赋闲在家,不但使其才智、技能、经验等优势难以发挥,个别党员老干部对改革发展成果存在片面认识,侧重于比待遇、比福利、讲排场,不能正视当前一些不良社会现象,思想消极。
三、做好老干部工作的几点思考。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年,老干部服务、教育和管理工作转型发展也进入关键的破题之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住房制度改革、养老制度改革、城市化等因素的影响,单纯依靠原单位和老干部工作部门服务已不能完全满足老干部的需要。面对新的“机遇挑战”,我们在思想观念、工作方式和自身建设上如何适应新变化,提供全方位方便快捷的教育管理服务,成为新形势下改进老干部工作的迫切要求和必然趋势。
(一)转变惯性思维,积极主动作为。对老干部始终做到“政治上尊重、思想上关心、生活上照顾、精神上关怀”,以政策刚性和强力举措来确保“两项建设”、“两个待遇”的全面落实,确保“两个阵地”、“三个机制”的有效运转。坚持和深化过去的优良传统和作法。切实转变等靠要的惯性思维,主动作为,变粗放型管理为精细化服务,不断探索与老干部工作任务相适应的制度改革,形成党委政府统一领导,组织、老干以及人力社保、财政、民政、卫生等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实现资源最优整合,并就转型发展需要突破的重点、难点领域,给基层分类示范,做好指导。
(二)加强思想引导,深化组织建设。加强与老干部的日常联系,认真落实老干部阅读文件、听取报告、参加重要会议和重大活动等制度。对活动不便或者异地居住的老干部,强化对离退休干部的政治要求和思想关心,采取各种方式引导老同志以积极心态、美好眼光、辩证思维看待改革发展、看待党风和社会现象、看待周围的人和事。针对离退休党员年高体弱、居住分散、外出频繁等易造成与游离组织的因素,本着有利于离退休干部党员参加组织生活的原则,探索按照行业相似、兴趣相投、地域相近的原则设置临时党支部的方式,建立社区、单位、协会、网络相结合的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工作机制,如老年大学临时党支部等,或送学、送精神上门,确保每一名党员政治坚定、思想常新、信念永存,让离退休干部党员真正实现退休不褪色、离岗不离党、流动不流失。坚持每年向老干部通报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注意听取老干部的意见建议。通过保障“政治待遇”,使老干部自觉把思想统一到党和政府重大决策上来,
(三)保障生活待遇,融入人文关怀。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为老干部按时足额发放退休费和报销医药费用的前提下,进一步提升服务内涵,把深厚的人文关怀融入到日常服务工作中去。着眼于利用社会资源为老同志服务,逐步建立健全离退休干部社会养老服务的机制,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就近就地、功能完善的养老服务网络,积极为离退休老干部在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医疗康复、紧急救助等方面牵线搭桥。各单位党组织和分管领导要及时了解掌握老干部特别是困难老干部的思想、工作和生活情况,做到“五个必访”,(每年春节、“七一”等重大节日必访、发生意外或家庭受灾必访、患病或亡故必访、生产生活遇到困难必访、有思想情绪或意见时必访),及时了解老同志的思想、学习、生活和身体情况,定期与他们沟通联系,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和要求,主动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让老干部切身感受到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为每位离退休干部建立健康档案,便于离退休干部对历年身体状况作比较,加强疾病防范意识。供养关系单位坚持每年为离退休干部进行一次免费健康体检,既要重视每次健康体检,既要注重过程管理、也要注重结果分析;既要根据离退休干部个人身体状况和疾病特点提供体检分析报告,也要对整个离退休干部群体专门作体检分析,供有关单位参考借鉴,使老干部日常医疗保健工作更有针对性。逢节庆和老干部生病住院时进行慰问看望。每年安排老干部就近参观工农业生产和重大建设项目活动,时刻让老干部感受到到党的关怀和温暖。通过生活待遇的提高保障,确保思想政治建设积极跟进。
(四)推进文化养老,积极发挥作用。大力推进离退休干部文化养老的理念,加强老干部活动场所的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规范老年大学服务管理工作,为老同志更便捷地学习、更深入地交流创造条件。要根据老干部的身体状况、志趣爱好和专业特长,要坚持自觉自愿、量力而行的原则,支持鼓励引导老干部在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在做出重大决策时,注意听取、收集老干部的意见建议,并根据需要组织老干部开展调查研究。发挥老同志作用。要积极创新老同志发挥作用的有效载体,借助老干部的经验、智慧优势,引导老同志在服务改革发展、服务党员群众、服务社会管理,积极参与党的建设、宣传教育、民族团结、维护稳定和关心下一代工作中等方面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总之,老干部工作只有落实全面深化改革精神顺势转型,主动融入改革、适应改革、服务改革,才能不断开辟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拓展科学发展的空间。这就需要我们老干部服务、教育和管理工作者以敢想、敢试、敢闯的勇气和魄力,在实践中探索把握主动、赢取未来的新机遇、新思路,在推进转型中拓宽路子、打开发展空间的新办法,新举措,在促进临潼全面深化改革中事业中绽放光彩、大有作为。
(西安市临潼区卫生局 李晓困)